新能源车逆势增长 比亚迪2018年营收破1300亿

  尽管受到国内汽车市场下行以及补贴退坡政策的影响,2018年比亚迪(002594)依然逆势增长,营收突破1300亿,再创历史新高。

  3月27日晚,比亚迪发布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总营收1300.55亿元,同比上升22.79%;净利润27.8亿,同比下降31.63%。每股收益0.93元。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4元。同时,公司发布了2019年一季度业绩预报,预测业绩约7亿-9亿,同比增长583.39%-779.65%。

  新能源汽车销量雄冠全球

  2018年年报显示,公司汽车及相关产品业务的收入约为760亿,同比上升了34.23%;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收入约为人民币422.3亿元,同比上升了4.34%;二次充电电池及光伏业务的收入约为人民币89.5亿元,同比上升2.09%。三项业务占集团总收入的比例分别58.44%、32.47%和6.88%。

  不过,公司业务重点仍然是汽车。2018年比亚迪乘用车总销量超过50万辆,同比增23%;新能源汽车销量24.8万辆,同比增长超90%,开始实现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的交替。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14年,公司就率先宣布向新能源汽车全面转型,经过四年的快速成长,公司新能源车销量连续超越竞争对手,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冠军企业。并且连续四年蝉联全球新能源销量冠军,行业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品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汽车销量的增长,使得新能源汽车业务已经成为公司最重要的营收来源。2018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约为524.22亿元,同比增长34.32%,占集团总收入比例进一步提升至40.31%。公告显示,2019年1-2月,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43097辆,同比增长174.73%,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攀升至约30%。

  对此,比亚迪对2019年公司汽车业务信心满满。公司表示,2019年汽车销量目标65万辆,同比将出现较快增长。同时,公司将进一步加强研发,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新车型的推出速度。

  目前,公司通过全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储备、丰富的车型系列及车型矩阵(王朝系列、e系列)、e平台的对外开放及共享措施,有效摊薄生产成本,具备较高的规模效应和抗风险能力。同时,车型的电池能量密度及单位能耗指标,都优于国家最新的技术指标要求。

  研发大投入技术优势明显

  比亚迪新能源车能够拥有绝对的市场占有率与公司领先的技术密不可分。2018年公司年报显示,公司研发投入高达85.36亿元,同比上升36.22%,占全年营收比例为6.56%。这样大手笔的研发费用支出在A股上市公司凤毛麟角。

  凭借着多年的研发投入和技术积累,比亚迪除了汽车业务外,电池、电子及轨道业务也已经在行业内做的风生水起。据市场权威数据,2030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将超1500GWh,动力电池在未来存在广阔的发展空间。

  比亚迪凭借长期的动力电池生产经验及持续地高研发投入,维持市场与技术的领先优势,随着2018年的电池全产业链布局的完善,以及新投产工厂自动化生产,比亚迪预计2020年的动力电池产能可达65 GWh。不仅如此,比亚迪可以在电池业务实现外部和内部的供应,并通过规模效应把成本分摊,成为市场未来盈利的重要利润增长点。

  此外,比亚迪自主研发的“云轨”、“云巴”等轨道交通产品,致力于与地铁共同构筑“大中小运力匹配,地下地面空中协同”的三维立体交通网络。其中云轨项目已在全球范围内多个城市组织调研并开展合作,银川花博园段云轨线路已经通车运行。与此同时,比亚迪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已于巴西萨尔瓦多签约云轨项目(订单金额约6.89亿美元)、与菲律宾、柬埔寨等国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展望2019年,比亚迪表示,随着产业结构的持续优化,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空间,汽车业务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引领者,公司将继续把握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的历史机遇,加强技术研发创新,加大产能扩充。同时,公司通过整合优质资源,聚焦业务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加快新车型研发和上市的速度,以满足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此外,公司将继续积极拓展业务范围,开拓汽车电子、智能硬件产品等领域的发展机会,同时继续开拓其他OEM客户,推动集团手机部件及组装业务的长远发展。在二次充电电池方面,公司将通过新的技术开发及客户拓展,推动相关市场份额的持续提升。另外,随着光伏行业进入“平价上网”新周期,公司预计光伏行业将逐步复苏。

相关产品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