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引擎”动力澎湃,塑造汽车产业新生态

4月20日,2025新华网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论坛在上海举行。本次论坛汇聚了行业专家、学者、企业高管等各领域代表,共同探讨汽车产业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浪潮下的新趋势、新挑战与新机遇。

汽车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新华网党委常委、副总裁杨庆兵在致辞中表示:“当下汽车产业的发展对确保中国经济行稳致远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新华网作为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网络媒体,始终高度关注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高度关注汽车产业的向新发展。为此,我们邀请行业领军者,共同搭建了具有权威性的高端对话平台,推动各方跨领域合作发展,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中积极发挥媒体力量。”


迈入新阶段:汽车产业智能化转型加速与双向重塑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汽车产业正步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时代。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作为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趋势,不仅深刻改变了汽车的产品形态,更重塑了用户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柳燕在论坛上深入剖析了这一变革态势:“当前,汽车产业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支点、竞争的焦点正迅速向智能化领域聚集。智能化不仅引领着汽车产品的革新,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个用户的日常生活。”

在这一变革洪流中,豪华车市场正经历着“双向重塑”的深刻转型。一方面,电动化与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如同双刃剑一般,既为市场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多元化选择,也逐步瓦解了百年豪华品牌在传统设计、动力、底盘等方面的垄断性优势。新能源车的崛起,无疑为传统豪华品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然而,另一方面,传统豪华品牌并未在变革面前止步不前。相反,它们凭借其深厚的品牌底蕴、雄厚的技术积累以及在可持续发展与数字文明催生的新价值体系下的独特优势,正积极拥抱变革,寻求新的增长点。品牌传承的强大力量、体系能力的抗风险性以及用户信任的长期价值,共同构筑了新生品牌难以在短期内逾越的“护城河”。特别是对于那些始终秉持进取精神、不断突破科技、启迪未来的百年豪华品牌而言,这些优势更是历久弥新、持续进化的动态竞争力,为它们在智能化转型的道路上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近年来,中国汽车产业在智能化转型的征途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量首次突破1000万辆大关,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标志着我国汽车产业已迈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与此同时,具备智能驾驶能力的车型销量持续攀升,智能驾驶技术已成为车企竞争的关键领域。在这一背景下,汽车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迈进。各大车企纷纷加大研发投入,推动产品的智能化升级和新能源技术的应用,一汽奥迪等领军企业更是凭借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在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中脱颖而出。

企业新实践:软硬科技结合,打造极致驾乘体验

作为具有百年积淀的豪华品牌,面对智能化转型的浪潮,一汽奥迪也选择了“软硬科技”结合的发展道路。在硬件方面,不断提升动力总成、底盘调校、四驱系统等方面的技术水平,确保产品的卓越性能。而在软件方面,则积极拥抱智能化趋势,将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先进技术融入产品中,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智能的出行体验。

在主题演讲中,一汽奥迪详细介绍了其在“软硬科技”结合方面的实践成果。奥迪打造的PPE豪华纯电平台与PPC豪华燃油平台,为燃油车和电动车提供高度可扩展性的造车解决方案。通过这两个平台,奥迪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市场需求,推出更多符合用户期望的汽车产品。

奥迪还与华为等科技巨头深度合作,搭载华为乾崑技术,为用户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的出行解决方案。

在“软硬科技”结合的道路上,一汽奥迪不仅注重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更关注用户体验的提升。通过不断的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一汽奥迪始终保持着对市场的敏锐洞察和对用户需求的深刻理解。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让其在智能化转型中赢得了更多用户的信赖和支持。


科技新思考:回归本质,重塑科技创新路径

在论坛的深入讨论环节中,嘉宾们围绕“何为科技本质”、“为何重塑科技”、“如何向新而行”等核心议题展开了热烈而富有见地的交流。大家普遍达成共识,科技的本质在于深切地服务于用户,不断提升和优化用户体验。

中汽中心智能网联领域首席专家、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副总工程师秦孔建则从更宏观的视角阐述了科技的本质:“在我看来,科技的本质可以概括为用户价值、技术可靠性与社会效益三者的有机结合,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倡导撕掉‘伪智能’的标签,这并非是对创新的否定,而是呼吁技术回归本心,对安全、对用户、对整个产业都保持一颗敬畏之心。”

上海交通大学汽车工程研究院院长许敏则从技术实现的角度提出了独到见解:“硬件作为汽车的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软件则为硬件赋予了新的生命与活力。底盘、悬架、制动等系统的协调运作背后,凝聚着几十年的深厚经验与智慧。算法赋能硬件,无疑是未来的发展趋势。然而,当前智能算法与汽车系统的协同仍存在不成熟之处,这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与创新,以实现更加完美的融合。”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 MKT与销售服务部副总裁冷江涛在分享时强调:“华为与奥迪的合作是百年豪华与科技的双向奔赴。奥迪拥有汽车机械领域百年技术积累,华为乾崑拥有智能驾驶辅助领域顶尖实力,双方进行了优势互补,实力相得益彰,品牌联袂是机械素质与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完美融合,将共同打造未来智能汽车的标杆产品,带来豪华智能驾驶辅助的全新体验。”

一汽奥迪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李凤刚在发言中掷地有声地指出:“真正的科技应当回归其本质,即紧密围绕客户需求进行导向,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来切实提升客户体验。奥迪一直相信并践行长期主义,奥迪全球发展超越百年,百年中我们也经历过很多竞争、法规、技术造成的经营波动和风险,有很多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所以我们深知做一个敬畏法规、敬畏生命的企业公民,以客户为中心,才是企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基础。”

嘉宾们的深刻见解与独到分析,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广泛共鸣与深思。在智能化转型的汹涌浪潮中,汽车产业亟需回归科技服务的本质,重塑科技创新的路径。唯有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注重技术创新与体验提升的企业,方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引领行业迈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未来新展望:携手共进,共创汽车产业新未来

可以预见,汽车产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但专家及行业嘉宾们一致认为,只要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强合作与交流、坚守以人为本的造车理念,就一定能够引领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柳燕表示:“面对汽车产业的新趋势和新挑战,我们需要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产业的技术创新和协同发展。只有携手共进,我们才能共创汽车产业的新未来。”

在发展过程中,车企应当秉承创新驱动发展的理念,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合作与交流。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等方式,提升整个产业链的竞争力,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同时,车企还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加强环保技术的研发和应用、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等方式,为构建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出行环境贡献力量。

结语:

“科技重塑,向新而行”不仅是本次论坛的主题,更是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智能化、电动化、网联化的浪潮下,汽车产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强合作与交流、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汽车产业将迈向新的高度。

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科技创新不断发挥重塑作用,汽车产业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而一汽奥迪等领军企业将继续发挥其引领作用,携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推动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让我们共同期待一个更加智能、绿色、可持续的汽车产业新生态的到来! 

相关产品

评论